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

  培养公共空间意识还需培养并遵守公认的或潜在的道德规范■◆。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除了硬规则的约束★★,还要靠软道德的引导。道德教育是培养百姓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道德教育,以百姓的自觉自律为实现路径,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来抑恶扬善。当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且畅通无阻,百姓的公共空间意识必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会减少社会的无序和混乱,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还会激发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更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所谓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体育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共绿地以及公共图书馆等,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资源。公共空间意识则是指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范围、功能、权属等的思想观念和心理认知。近些年来◆★■★★,公共空间有了一定拓宽,但公共空间私有化、孤岛化★★、碎片化趋势严重,并与公众活动相对分离■★■★★★。

  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公共空间意识归根到底是一种公民意识■■◆■、一种权利义务意识。行使权利并非信马由缰、为所欲为★◆,而是应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为前提。

  公共空间的范围不清楚,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明确,这是导致百姓公共空间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相关立法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范围,明确界定公共空间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保证所有公共空间都能向全体百姓开放■■■◆★,确保每个参与者的合法权利都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